【贝尔氏麻痹症】的带声调读音为:bèi ěr shì má bì zhèng
【贝尔氏麻痹症】的无声调拼音为:bei er shi ma bi zheng
【贝尔氏麻痹症】的大写拼音为:BEI ER SHI MA BI ZHENG,简拼为:BESMBZ ,首字母为:B ,首字拼音为:bei
【贝尔氏麻痹症】的笔画分别为:4画、5画、4画、11画、13画、10画,部首分别为:贝、小、氏、麻、疒、疒。
【贝尔氏麻痹症】分字拼音:贝的拼音 尔的拼音 氏的拼音 麻的拼音 痹的拼音 症的拼音
【贝字】的本义为海贝。
【尔字】的本义为荡洗。用水摇动或放在水里摆动洗清。
【氏字】的本义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。
贝尔氏麻痹(又称贝尔面瘫)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、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。其起病急骤,发病前可无任何自觉症状,患者常在晨起盥洗时因不能喝水和含嗽而发现,或者自己并无感觉而被他人首先发现。是周围性面瘫中最常见的一种。 贝尔氏麻痹症-历史 早在7世纪,就有关于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文字记载。18世纪以后,有了病理生理方面的记录。此后,随着对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知识的认识,扩大并充实了本病的研究范围。证实了肌肉收缩的神经支配及神经肌肉的电生理现象,特别是,发现损害的神经有再生能力。19世纪初,欧洲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神经病学者,贝尔氏(1774~1842)就是其中之一。 1829年,英国王立协会连续发表了自1821年以来有关面神经麻痹的报告,贝尔氏用驴作试验,明确地把支配颜面的神经分为运动神经(面神经)和感觉神经(三叉神经),并以此为基础研究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及有关内容。特别是,面神经症状学的记录,病初颞侧头痛,味觉障碍,听觉过敏,沿面神经干有压痛,麻痹后1天达到高峰,患者面部浮肿,讲话、咀嚼、闭眼障碍,不能吹口哨,与今日命名的贝尔氏麻痹症状极为相似。1849年,有人用感应电诊断神经、肌肉疾病,并用于本病的诊断治疗获成果,且能鉴别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。1870年,有作者行面神经切断实验,发现切断后失去神经传导作用,但肌肉的兴奋性仍保持。1914年,Dejerine发表的“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”被誉为神经病学的经典,其中,对面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和包括味觉、嗅觉和听觉的感觉障碍,作了详细的描述,认为: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外伤、肿瘤、血管病、压迫、炎症(梅毒、中耳炎)、神经炎(梅毒、糖尿病、多发性神经炎)。20世纪后期,主要为病因方面的研究。 贝尔氏麻痹症-病因 贝尔面瘫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,但有三种学说: (1)炎症性:可能由潜伏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所致。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,行减压手术时,常发现乳突气房内含有棕黑色粘性液体,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内分泌物颇相似。 (2)血运性:可能由于血运供给紊乱致面神经缺血,一般认为这一学说比较合理,其原因是由于受凉风吹袭引起血管神经机能紊乱,致小动脉痉挛。当面神经发生水肿,因血管被压迫,则缺血更为严重,使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受到障碍,从而影响神经的传导,支配面肌运动的功能暂失。若面神经血供的侧支循环建立,则面神经的功能可以恢
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神经炎(即面神经瘫痪)、“歪嘴巴”、“吊线风”,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。它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不受年龄限制。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,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、闭眼、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。